桂林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桂林大学

[切换城市]
桂林站> 桂林教育> 桂林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信息

广西师范大学

英文名: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广西师大”,“广师”,“GNU” 所在地:桂林 院校代码:10602 类型:理科类/文科类/师范类/考研院校

省部共建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卓越计划省属重点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广西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

体育场截至2015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53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805人,占52.4%,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1229人,占80.1%。教师中有国家引进海外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西八桂学者7人,广西特聘专家3人,广西优秀专家14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4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和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2人,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人选3人。

  • 胡大雷
  • 胡大雷,男,1950年3月出生。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文选》学会理事、广西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91年受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  主要承担课程: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1、著作类  《文选》诗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诗人·文体·批评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4 月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 中华书局2003年6月  《文心雕龙》的批评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宫体诗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  齐梁体诗选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唐宋小说选(第一作者)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谢灵运鲍照诗选 中华书局2005年1月  2、论文类  从主题批评到文体批评 《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2001年第1期)  《诗品》:着眼于艺术效果的诗歌批评 《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论刘勰的文学史观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9辑(2001年7月)  南朝乐府与宫体诗 《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传统文论的特质及当代化的理论思考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唐初宫体诗的新变 《文学评论》丛刊第7卷第1期(2004年第1期)  传统文论的魅力及创新性阐释 《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3期  (以上为国家级刊物与重要刊物)  赋的叙事功能与中古赋家对事件的参与 《广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以摹拟为再现与以摹拟为表现 《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5期  论江淹摹拟之作的两大类别 《首都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文选》诗简述 《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6月  重“徵”求“验” 《广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论刘勰的批评观 《西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论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模式 《东方丛刊》2002年第1期  “见异”——《文心雕龙》的批评方法 《广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从采风政策与董仲舒家庭观看乐府民歌的妇女形象 《玉林师院学报》2002年第2期  从屈原的人生痛苦论《离骚》“求女”寓指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2002年第2期  以风格论为主导的作家批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刘勰论作家个性与风格 《常德师院学报》2002年第5期  从全面关注到审视自身 《广西师院学报》2003第1期  从汉末士风看“古诗十九首”女子形象知音化 《常德师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论南朝后期诗歌批评的唯美倾向 《文学前沿》第7 辑学苑出版社2003年5月  《文选》诗以“类”相分的形成与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 期  《辨宗论》与谢灵运对玄言诗的改制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论传统文论以重读经典实现自我革新 《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以上为省级刊物或出版社)  论先秦时期的语言批评 《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注重典故的北朝描摹女性之作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以上为市级刊物)  3、获奖项目  《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广西第6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1月)  《文选诗研究》:广西第7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1月)  《传统文论的特质及当代化的理论思考》:  广西第8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9月)  4、科研项目  《文选》分类研究: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1BZW015)  传统文论当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  (批准号:03BZW001)  玄言诗派研究: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4BZW017)
  • 阙真
  • 阙真,女,1955年7月生。1982年8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留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任教学工作至今。1983年至1984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进修元明清文学,1985年至1987 年,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了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的所有硕士课程,1991年及1994年,多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师从元代文学著名学者李修生先生学习元代文化与文学、元代历史与文化史。现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讲授课程有:明清文学史、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欣赏、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大学语文、视听汉语等。主要研究方向:古典戏曲、元明清文学等。  讲授课程:  元明清文学史、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西厢记》研究、明清文学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欣赏。  阙真科研成果目录  (1988年——2005年)  《粤西诗载》校注 (合作)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11月版  小学古诗文赏析(合作)  北京出版社 1989年6月版  初中古诗文赏析(合作)  北京出版社 1989年9月版  高中古诗文赏析(合作)  北京出版社 1989年11月版  精忠旗(小说)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传奇》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6月版  试论元杂剧中妓女形象的共同特征 (论文)  《古典文学新探》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0年10月版  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合作)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 版  元代四大悲剧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  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合作)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年2月版  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3月版  论元代的书会 (论文)  社会科学家 1992年4期  论元代四大爱情剧的大团圆结局 (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2年4期  中国禅诗辞典(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年6月版  雄藩大郡 人才济济(论文)  ————浅谈东平文人队伍  社会科学家 1993年4期  别具一格的荷花颂 (论文)  中文自修 1993年11期  论东平文人群体 (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3年增刊  宋词精华分类品汇(合作)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年3月版  论关汉卿杂剧的两个贡献 (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4年4期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分类集成·散文卷(合作)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年12月版  试论孔孟的执政观(论文)  社会科学家 1995年6期  从元杂剧看元文人的功名心态 (论文)  民族艺术 1996年4期  《李逵负荆》喜剧艺术二题(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7年1期  论元杂剧的民族特色(论文)  民族艺术 1997年4期  浅谈东平文人的兴学事业(论文)  社会科学家 1998年3期  论元杂剧的隐逸思想 (论文)  东方丛刊 1998年3期  新编千家诗(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版  《朱子语类》选注 (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增订注释全宋词(合作)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挫折、抑郁、自信、理想(论文)  ——从元杂剧看元文人的爱情世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  元剧探究 (著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版 获广西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古典戏曲选修课教学改革的两点尝试(论文)  《求实集》(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版 获广西高校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王西厢”与“董西厢”体制特点比较(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  秀丽山水 清雅诗章(论文)  ——读冯振先生的桂林山水诗  《冯振纪念文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虚实因心写 风雨为情兴(论文)  ——论元杂剧中人物心理的曲折描述  语言文化教育研究 2001年第2期  《牡丹亭》梦境描写三题(论文)  学海 2001年第4期  《临汉隐居诗话》、《岁寒堂诗话》选释(著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关于“厚”与“质实”(论文)  天津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  对《养一斋诗话》的一点认识(论文)  中国诗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第7辑  论《李逵负荆》中的曲白相生(论文)  科教论丛 2002年第3期  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古典戏曲教学的意义与实践(论文)  当代教育 2003年第6期  徐渭《雌木兰》再创作的思考(论文)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诗歌史上的一组离别变奏曲(论文)  ——论元散曲的送别之作  《新世纪曲学研究文存两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  《翠乡梦》与“度柳翠”(论文)  ——论徐渭《翠乡梦》的题材演变及其再创作  艺术百家 2004年3期  元明清文言小说选(本册负责人)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中国文学史(明清部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明清部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版  中国文学史学习指导(明清部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帝王文化与文学(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  徐渭的短剧艺术三题(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1期  科研、教改项目:  1、主持全国古籍整理项目:玉燕堂四种曲  2、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彩调剧研究  3、参与199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  获奖情况:  1、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  2、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  3、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
  • 刘汉忠
  • 刘汉忠(笔名力之),男,1956年10月生,汉族,广西北海人。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文选》学会理事。在《文学评论》、《文献》、《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50篇学术文章。  讲授课程: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楚辞研究、文献学等。  主要研究论著  1 《招魂》考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1  2 《宋玉作〈招隐士〉考辨》驳议 《江汉论坛》1997.8  3 《远游》考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3  4 说范晔《后汉书》之“志” 《文献》1997.4  5 楚辞学三题 《广西师院学报》1997.4  6 试论唐初史家之文学思想 《广西大学学报》1998.2  7 《艺文类聚》之问题种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4、5合  8 《〈招魂〉考辨》补说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4  9 《闲情赋》之评价种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10 《容斋随笔》刊误 《贵州文史丛刊》1998.5  11 《九辩》考辨:兼说其史料价值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12 关于《文选》的编者问题 《文学评论》1999.1  13 试论赋之范围与汉赋“序文”之作者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14 《史记》《汉书》《后汉书》注札记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1  15 《楚辞》研究二题 《云梦学刊》1999.1  16 新的开拓 新的建构:读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7 建构宜 考辨精 系年详:读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5  18 《全汉赋》小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5  19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 《江汉论坛》1999.11  20 《卜居》《渔父》作者考辩 《学术研究》199.12  21 《文选》李注札记 《贵州文史丛刊》2000.1  22 《史记》引文札记与后世引文问题说略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1  23 《文心雕龙》论文不及当代乃因其“讹”不称于“休明”辨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4 从《楚辞》成书之体例看其各非屈原作品之旨 《四川大学学报》2000.2  25 总集之祖辨 《郑州大学学报》2000.2  26 “受屈为客卿”之“客”为王逸注原有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2  27 《远游》非唐勒所作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4  28 《楚辞章句》前十五卷的前序刘向作驳议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4  29 《文选》骚类李善注引《楚辞章句》小序均非原貌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30 论以他称写己与自我称扬:兼说屈宋某些作品之真伪问题 《云梦学刊》2000.5  31 《文心雕龙》不提陶渊明乃因渊明入宋辨 《社会科学战线》2001.3  32 《惜誓》非唐勒所作辨 《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6  33 关于《古今诗苑英华》的编者问题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  34 《艺文类聚》杂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4  35 关于《诗品序》与《诗品》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辨“子卿双凫”与“谢客山泉”无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6 关于《文选序》与《文选》之价值取向的差异问题:兼论《文选》非仓卒而成及其《序》非出自异手 《文学评论》2002.2  37《艺文类聚》刊误(一)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2  38 关于《文心雕龙》论文不及陶渊明之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9 王逸释《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云梦学刊》2002.4  40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 《东方丛刊》2002.3  41 关于《七月》之作者问题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年)  42 执中与超越:读敏泽《文化·审美·艺术》 《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1日第十二版  43 关于“骚”“赋”之同异问题 《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3年)  44 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一 《江汉大学学报》2003.1  45 文学地位的提高: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论之二 《江汉大学学报》2003.4  46 《文选·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无疑辨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  47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的“失序”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1  48 关于《文选》编目次第之“彼此失照”问题:《文选》编次作家“失序”与“彼此失照”现象研究之二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  49 《东坡外集·蔡使君传》即《南史·蔡道恭传》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1  50 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 《江汉大学学报》2004.3  51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上) 《江汉大学学报》2005.1  52 《文选》四题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3 关于《文选》的选文范围与标准问题 《河南大学学报》2005.3  54 关于日本古抄白文本《文选序》“略以时代相次”之“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5 综论《文选》的编者问题(中) 《江汉大学学报》2005.5  56 《文心雕龙》不可能对《文选》产生太大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7 《楚辞章句》十九篇序文均王逸所作无疑辨 《中国楚辞学》第7辑(2005年)  58《中国文学思想史》,合著(敏泽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人写其中的第六章9万字)
  • 李乃龙
  • 李乃龙,男,1957年生,广西天等县人,壮族。1977年考入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任教,1987年考入西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7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开设有道教与唐诗、宗教与文学、庄子研究、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文学史方法论、文言文解读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课程。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选分类研究》,负责其中的《文选文研究》,已结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负责秦汉部分,已出版;此外参与高校教材《唐宋诗分类选讲》的编撰。硕士学位论文《唐游仙诗史》凡十五万字,已全部分章节发表,待成书;博士学位论文《道教与唐诗》待付梓。  主要承担课程:先秦两汉文学  主要研究论著:  1.《雅人深致与宗教情缘》,台湾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  2.《浪漫情怀与诗化人生》,台湾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  3.《庄子选评》,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  4.《道教上清派与晚唐游仙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4期。  5.《李白与〈抱朴子内篇〉》,《李白研究》2002年1期。  6.《道士与唐诗》,《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4期。  7.《论道教生命观的认识价值》,《东方》2000年5期。  8《白居易道教信仰的嬗变历程》,《东方丛刊》2001年1期。  9.《论仙与游仙诗》,《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2期。  10.论道家神学化的历程及其对仙道诗的影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1. 论《文选》“对问”体 兼论先秦问对体式的发展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科研、教改项目及获奖情况:  参与199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200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文选>分类研究》。
  • 杜海军
  • 杜海军,男,1957年生,文学博士,河南省内黄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古代文学毕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社会科学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宋、元文学和戏曲史与戏曲文献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吕祖谦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8月), 《吕祖谦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7月), 《古代戏曲目录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月), 在《中国哲学史》、《文献》、《文学遗产》、《戏曲艺术》、《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州学刊》、《浙江社会科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江海学刊》、《殷都学刊》、《河北师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东方丛刊》、《孔孟月刊》(台湾)、 《书目季刊》(台湾)、《中国史学》(日本)等几十家刊物发表论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石刻总集整理》、浙江省项目《吕祖谦年谱》、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桂林石刻总集》。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戏曲文献研究、宋代学术与文学研究、  本科课程:元明清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  著作:  《吕祖谦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  《古代戏曲目录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点校吕祖谦《左氏传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吕祖谦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2004年获广西社科三等奖。  论文:  《元代道教与神仙道化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1  《<游赤松记>的归属》《文学遗产》2002、2  《读诗记及其权属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5  《吕祖谦与近思录的编纂》《中国哲学史》,2003年4期。人大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2期。  《唐宋八大家缘起》《江海学刊》2003、6  《古代戏曲目录对目录学的发展》《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  《吕祖谦与唐宋八大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  《吕祖谦的诗学思想》《浙江社会科学》2005、5  《<曲考>不是<剧说>》 《书目季刊》39卷(台湾)2006、3  《论<今乐考证>的戏曲史价值》 《戏曲艺术》2006、4  《赵琦美校勘杂剧之功及对戏曲文学发展的贡献——兼论孙楷第说赵琦美与脉王馆杂剧校勘无功说》《戏曲艺术》2007、4  《论吕祖谦对浙东学术培植与影响》《江南文化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9月第一辑  《吕祖谦学术及其研究》《中国史学》(思想文化史专号)2005、10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卧游录>的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  《张栻的入桂与文学创作》《东方丛刊》2007、3  《<游赤松记>作者辨》《文献》2007、4
  • 莫道才
  • 莫道才,1962年10月生。祖籍山东青州,广西恭城县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1983)、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1987)。1998年起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兼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审专家、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骈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获广西高校优秀人才(2007)、广西师大拔尖人才(2006)、广西师大优秀教师(2004-2006)称号。曾获1995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199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学评论》、《文学遗产》联合举办骈文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应邀赴香港大学讲学,2009年应邀赴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讲学,2012年应邀赴台湾台南大学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及骈文史论。  E_mail:modaocai@mailbox.gxnu.edu.cn  博客链接:听雨看云  讲授课程:1研究生课程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唐代文学研究 骈文研究2本科必修课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 3本科选修课程 诗词格律与写作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古代分体文学研究  主持学术研究课题:  1.中国古代骈文文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23 2010-2012)  2.骈文学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ZW034 2005-2007)  3.《清史·文苑传·骈文家》(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子项目 2006-2008)  4.广西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形成的历史文化机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11BMZ013 2011-2013)  5.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服务工程项目 FW2013001 2013-2015)  6.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过程研究:以唐代士人在广西的文化传播为例(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计划专项RC2007007 2007-2010)  7.全唐赋整理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2000-2003)  8.历代四六话研究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1995-1997)  9.唐代骈文史研究 (广西高校社科基金项目 1995-1997)  主要著译目录:  著作:  1.骈文通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3月第1版  2.骈文通论(修订本) 齐鲁书社 2010年5月第1版  3.骈文观止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  4.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 辽海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版。  5.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合作)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版。  6.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  7.青年必读古文手册(合作,副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8.缠绵悱恻 爱恋永忆——唐代爱情诗 中华书局 2002年5月版。  9.骈文绝唱 独步千古——王勃及其骈文(合作) 中华书局 2002年11月版。  10.悲怆苍凉 寓意深厚——唐代咏史赋 (合作) 中华书局 2003年8月版。  11.宋代诗话选释·《苕溪渔隐丛话》选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12.大学语文 (主编)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1版。  论文:  1.唐代散文研究的新收获——读孙昌武新著《唐代古文运动通论》 《光明日报》1985年4月9日《文学遗产》第678期专刊。  2.骈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语文导报》1987年第9期。  3.古典文学札记二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4.骈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5.试论唐代骈文的流变 《古典文学新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版。  6.骈文名称的演变与骈文的界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4期转载。  7.近年来文学史观与方法论问题研究述评 《江海学刊》 1991年第2期。  8.胡仔及其《苕溪渔隐丛话》论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9.从文化学角度看骈文的产生 《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10.近年来骈文研究述要 《文史知识》1993年第9期。  11.论骈文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蕴 《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  12.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与骈文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转载。  13.李白应有三个自号 《阅读与写作》 1996年第6期。  14.论中国古典诗歌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广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2期转载。  15.《汨罗民间招魂词》的程式内容及其对《招魂》、《大招》研究的启示 《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研究年报》1999年第6 卷译载。《中国湖南省汨羅の民間に伝わる葬礼“招魂詞”の形式と内容およびそれに拠る『楚辞』研究上の発見》  16.黄庭坚论杜甫 《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1期。收入黄君主编《黄庭坚研究论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7.“朱门酒肉臭”之“臭”作何解? 《古典文学知识》 1997年第2期。  18.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9.20世纪前期骈文学学术发展述论 《东方丛刊》 2000第3辑。  20.六朝谢氏世系新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1.生命的终结:汩罗民间丧葬招魂习俗考察札记 《民族艺术》 2000年第4期。  22.叠山公祠堂记:新发现的一篇研究谢枋得的重要资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8期。  23.近20年骈文研究述议 《江海学刊》 200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转载。  24.新旧唐书经籍艺文志所载书名变异考——《唐人著述考》之一《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25.《大招》为战国时期楚地民间招魂词之原始记录说 《云梦学刊》2001年第5期;《中国楚辞学》第5 辑收录。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转载。  26.李商隐寓桂居所遗址考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桂林文化》2002年第1期收录。  27.石介与苏舜钦:谁是《石曼卿诗集序》之作者? 《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28.论清代骈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9.从历史语境角度重新审视花间词 《光明日报》2004年9月1日《文学遗产》专刊。  30.唐宋时期文人的游历与人文山水名胜的形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1.新旧唐书经籍艺文志失载唐人著述考 《古籍研究》2004年卷下(总第46期)。  32.《旧唐书》本传所叙唐人著述《经籍志》未见载者知见录 《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3.《全唐诗》载吕温二首诗均为伪诗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  34.从上林唐碑《大宅颂》和《智城碑》看唐代中原文风对岭南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35.李贺死因初探——李贺死于马凡氏综合征臆说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6.发展广西人文科学刍议 《广西日报》2007年3月28日。  37.《典论·论文》和《文赋》: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光明日报》2007年8月10日《文学遗产》。  38.《粤西丛载》误载唐玄宗诗考:李隆基《丹霄驿》非昭州作及伪作说 《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9.柳宗元的《三戒》与孔子的“三戒”:柳宗元《三戒》寓意新说 《文学与宗教:孙昌武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40.从早期文献的骈偶现象看骈文文体产生的民间文化基础:骈文生成于民间说初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转载。  41.《桂林风土记》佚文献疑 《广西地方志》2007年第5期。  42.厘清杜甫的亲眷交游与杜甫创作的关系(合作) 《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期。  43.李清照佚文《祭湖州文》为挽联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  44.古代骈文与骈偶理论的文学史价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8期转载。收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发皇华语 涵咏文学:中国文学暨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津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45.从“后宫佳丽三千人”说起 《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  46.唐代“古文运动”概念平质 《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7.新旧《唐书》李商隐传“三十六(体)”为“三才子”之误考 《文献》2011年第2期。修订稿收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48.唐代“古文运动”宜作“古文思潮”说 王水照 朱刚主编 《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与展开——中国古代文章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49.“四六”指骈文之形成与接受过程考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0期转载。  50. 宋玉赋的作者问题及其文学史处理的思考 《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4期。  51. 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兼论“桂学”的内涵与外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译文:  1.寒山诗为什么在远东和美国广泛流传(译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参考》1988年第7期。  2.时代风格和文学分期:对中国文学史与欧洲文学史的编史理论与实践的考察 (译文) 《东方丛刊》1992年第3期。  3.杜甫与花卿 (译文,合作)《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5期转载。  4.骈文的含义、涵盖的范围以及骈散合一问题:《骈文史序说》节译(译文)《柳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5.唐代古桂柳运河“相思埭”水系的实地勘访与新编地方志的记载校正 (译文,合作)《广西地方志》2000年第4期。  出席重要学术会议:  1.中国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主办 1996.6.4-6)  2.中国首届古代散文学术研讨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主办 1997.7.)  3.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主办 2006.10.23-25)  4.国际辞赋学术研讨会(兰州:西北师范大学主办 2007.8.10-13)  5.“中国古代散文的当代面向: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北京: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主办 2008.11.15-17)  6.中国文学暨华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主办 2009.3.20-22)  7.中国古代文章学学术研讨会 (上海:复旦大学主办,2009.4.25-26)  8.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2009.7.20-24)  9.古典文献学理论与古籍整理方法学术研讨会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主办, 2010.5.22-23)  10.第十五届中国唐代文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津:南开大学主办, 2010.10.15-19)  11.台湾第十届唐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台中:逢甲大学主办, 2012.5.18-21)  12.第九届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主办, 2012.8.27-30)  13. 第五届中国唐宋诗词暨天台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台:中国韵文学会、台州学院主办, 2012.11.9-12)  (2013年1月18日更新)
  • 王德明
  • 王德明,男,1963年1月生,广西灌阳人,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院校中文教学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多年来主要从事宋代文学和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十七史商榷校点》、《宋词小令精华》等十余部。发表有《论宋代的诗社》、《论晏殊诗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几个问题》等论文。获得过广西第七次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广西高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广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两次)、桂林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2003年被推选为广西师范大学第三批拔尖人才。  讲授课程:  宋元文学史、宋词研究、宋诗研究、中国古代的礼仪与文学、苏轼研究等。  著作类  1、《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年12月版。  2、《十七史商榷校点》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宋词小令精华》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4、《中国古代咏物诗精选》广西师大出版1996年版。  5、《孔子家语译注》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6、《大唐新语译注》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7、《自然美概论》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  8、《新编千家诗》(本人承担10万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9、《全宋词注》(本人承担5万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文学史》(四人合作,本人承担5万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1、《唐诗宋词专题》(四人合作,本人承担5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唐诗宋专题作品选》(四人合作,本人承担8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论文类  1、《论宋代的诗社》《文学遗产》1992年第6期。  2、《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3卷第2期(2000年)。  3、《论晏殊诗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4、《中国古代的“诗史”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98年第6期。  5、《论中国古代诗歌情景理论在宋末元初的转变》 《中国诗学》第七辑  6、《以俗为美,天下咏之——柳永的俗词》中华书局《中华活页文选》2002年  7、《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仗艺术鸟瞰》《文史知识》92年第5期  8、《登临行为的古典文学意义》《文史知识》99年第10期  9、《相爱容易相处难:柳永恋情词的新突破》《文史知识》2002年第6期  10、《宋代士人生活情趣特征论》在首届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上宣读。发表于1994年四川大学出版社版《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  11、《黄庭坚的诗歌句法理论》《东方丛刊》2000年第3期。  12、《唐代胡旋、骠国乐考辨》《民族艺术》92年第5期。  13、《方回的“格”论及其对晚宋诗风的批判》《广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14、《论宋代的诗歌句法理论》《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5、《方回的诗歌语言艺术思想》《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16、《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景组合理论》《广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  17、《宋代诗话“以资闲谈”的创作目的及其影响》《广西师大学报》95年3期。  18、《宋词的娱乐性及其影响》《广西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19、《吴文英恋情词二题》《古典文学新探》,广西师大出版社92年版。  20、《中国古典文学中士与商关系透视》《社会科学家》199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卷1993年第8期。  21、《诗教的兴起与宋代文人的两难处境》《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古代近代文学卷1993年第12期。  22、《近30年来情景问题研究述评》《东方丛刊》2001年第4期。  23、《前无古人的创造——王夫之的诗景理论》《常德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4、《走向人生——论晏殊词》《广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25、《论宋代诗学中的嫌贫爱富倾向》《北方论丛》2003年第3期  王德明科研项目表  1、 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参与) 国家社科基金 1999年  2、 中国古代文学类型批评(参与) 区高校科研基金 2001年  3、 文科类研究生能力与知识培养模式研究(主持) 广西师大教改项目2001年  4、 情景研究(主持) 广西师大博士科研基金2000年  5、民族地区高校名师培养模式研究(主持)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2004年
  • 殷祝胜
  • 殷祝胜 男,1964年7月生,汉族,安徽繁昌县人。副教授。1992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 1994年9月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6月通过论文答辩,同年7月来广西师大中文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唐代文学。著有《陈寅格与乾嘉朴学和宋代史学之关系新论》等论文。  本科讲授课程: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  研究生讲授课程:  中国现代学术史  论文:  ●陈寅恪的留学经历与西洋东方学 《社会科学战线 》1998年第3期。  ●史学标准与学科局限——陈寅恪放弃早年治学领域的根本原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4期。  ●陈寅恪与乾嘉朴学和宋代史学之关系新论 《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元白“新乐府”创作时间考辨 《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4期。  ●法令与人情的对立与妥协——清代小说戏曲的生存处境与生存策略 《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夯实立论的史料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之一 《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杨谭任桂州刺史时间考辨 《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论任华桂林之游及在桂林的散文创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 韩晖
  • 韩晖,男,1969年5月出生于新疆阿克苏市,祖籍河南项城。1998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教授,先唐文学和辞赋方向硕士导师。中国辞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发表有《九歌二司命新考》、《汉赋的先驱孔臧其人及其赋考说》、《文选京都赋置首的文化分析》等论文20余篇,专著与编著有《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等4部,与人合作的著作有《全汉赋评注》、《汉赋选注》、《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名著导读》等8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分类研究”工作,所承担其中的《文选赋研究》一书目前已经完稿。  讲授课程:  汉魏六朝文学、先秦诸子研究、辞赋研究。
  • 蔡德龙
  • 蔡德龙,男,1981年6月生,安徽霍邱人。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12月,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做“访问博士研究生”。2010年7月进入广西师范大学工作,现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散文史、文献学、文话理论及明清文学的研究。  讲授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  蔡德龙副教授科研成果  1、文话的辨体与溯源 《文学评论丛刊》第12卷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CSSCI来源集刊)  2、宋文话《丽泽文说》考论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29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CSSCI来源集刊)  3、《史记》校诂 《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4、《史记》校诂(二) 《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5、《春秋穀梁传注疏(整理本)》商榷 《古籍研究》2007年卷下(总第52期)。  6、敦煌写本《春秋穀梁傳》校议 《敦煌学研究》2007年第1期,韩国首尔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史记》世家札记 《文教资料》2006年12月号。  8、《左传》 “哀公篇”疑义新证 (第二作者)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康熙《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 《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0、“曾国藩文论抄录吴铤《文翼》说”考辨 《文献》2011年第1期。  11、论蒋励常及其《十室遗语·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12、清文话中的文体分类观 《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转载。
  • 张利群
  • 张利群,男1952年6月生,湖北罗田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为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广西儒学会副会长、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广西先进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桂林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教授文学概论、文学批评学、中国古代文论、文艺研究方法论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学、中国古代文论。出版专著《庄子美学》、《词学渊粹》、《中国诗性文论与批评》、《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导论》、《辨味批评论》、《多维文化视阈中的批评转型》、《文艺制度论》、《文心雕龙体制论》等9部。主编教材《新编文学理论》、《文学概论》、《汉语言文学论文写作》等10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软科学项目1项,其他项目10多项。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张利群教授2000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文心雕龙体制论》(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文艺制度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区域民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批评》(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多维文化视阈中的批评转型》(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诗性文论与批评》(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辨味批评论》(专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  论文  ●《论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多维构建》,《文艺争鸣》2008年第11期。  ●《论文艺制度的合理性问题》,《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文学桂军崛起的意义》,《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论文学评价标准的三元构成与建构条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论刘勰“意象”的动态创造与三重意义建构》,《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史论结合的<广西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论作者传记批评的发端及其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整合和多元发展》,《北方论丛》2003年第6期。  ●《论中国文学批评论的现代多维视角的确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论刘勰的作者“才略”批评观》,《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中国古代创作思维的“神思”本质的特征》,《湘潭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中国文学的作者意识萌芽及其批评学蕴涵》,《文学评论丛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论辨味批评中的言意关系》,《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情结与焦虑》,《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5期。  ●《“辨骚”与“变乎骚”的批评学意义》,《山西师大学报》 2002年第4期。  ●《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发展趋向》,《文学前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民族审美人类学》,《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4期。  ●《 “质文代变”的理论内涵及批评学意义》,《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中国古代作者创作素质构成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艺批评机制的转换》,《文学评论》2001第3期。  ●《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艺术》2001第3期。  ●《辨味批评的特色和意义》,《古籍研究》2001年第1期。  ●《论文学批评机制的建立和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论中国古代批评范畴的类型特征》,《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文科教材建设亟待改进》,《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10期。  ●《论中国古代“见仁见智”的批评差异性》,《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第10期。  ●《文学概论课程的三维定位及其教学观念的更新》,《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5/5。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转型》,《中国教育科学学报》,2005/8。  ●《开拓和创新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中国科学学报》,2008/11。  ●《文学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中国科学学报》,2008/8。  ●《文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三维结构》,《现代高等教育》,2008/6-7。  主编教材  ●《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文艺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文学批评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文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文艺学概论》(主编之一),天地出版社,2001年。  ●《文学概论》,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  ●《汉语言文学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主持课题  ●《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其文学评价制度研究》,国家社科项目,2008-2010年。  ●《广西民族审美文化的现代发展研究》,2006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文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2005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项目  ●《文学制度及其文学评价机制研究》,2005广西教育厅软科学项目,2006-2009年。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批评发展》,200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获奖  ●2009年“中文专业大类培养中文学概论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获广西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论文学评价标准的三元构成与建构条件》,2008年月12获第十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  ●《论乡村建设理论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2006年12月获第九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论文类二等奖。  ●《文学批评原理》,2006年12月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高师中文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主持),2005年1月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  ●《多维文化视阈中的批评转型》,2004年9月获广西区第八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三等奖。  ●《新编文学理论》,2003年12月获广西普通本科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中文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设想》,2002年11月获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高师文科基地中文专业写作课改革研究》,2002年11月获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辨味批评论》,2002年1月获广西第七届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二等奖。  ●《少数民族地区文科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主持,教育部2001年12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  ●《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2001年12月获第四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新世纪高校选修课教材建设研究》,2001年7月获广西高等教育教材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艺批评机制的转换》,2001年11月获广西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  ●《词学渊粹——况周颐<蕙风词话>研究》,2000年1月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王朝元
  • 王朝元, 1978年春考入桂林地区师范学校(现桂林师专)化学大专班学习。1986年9月考入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本科班学习,1988年6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9月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93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并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6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回校后相继在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社、中文系、学报编辑部工作,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开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和10余部学术论著 。  论文代表作  ● 《流体文艺观特征论析》,《求实》2000年第6期  ● 《想象:真正的艺术——论科林伍德艺术本质观》,《思想战线》2000年第4期  ● 《表现情感:艺术的根本特征——科林五德对艺术本质的探求》,《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资料复印中心《文艺理论》2002年第1期转载  ●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 《象之源流与象外之象》,《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译文)《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6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 《情感与想象的艺术:必然是语言——科林伍德艺术本质观论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 全球化与先进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7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论“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民族文化品牌效应》,《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 《悠悠漓江水,绵绵师道情——-著名文艺理论家林焕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5期  ● 《观物取象:艺术创造的基本方式》,《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  ● 《情感与想象的艺术:必然是语言——科林伍德艺术本质观论析》,《学术前沿》,2004年第2期  ● 《那坡黑衣壮审美文化艺术考查分析与研究》,《神圣而朴素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研究》(合著)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5年  ● 《黑衣壮新民歌内容及艺术特色浅析》,《神圣而朴素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研究》(合著)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5年。  ● 《意象诠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 《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马列文论研究》第1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 《全球化语境下黑衣壮族群文化发展及文化认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第3期  ● 《试论广西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百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第2期  ● 《科学知识:先验的综合判断——康德知识观简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第6期  ● 《艺术的本质:主体创造心理因素的自由游戏——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之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6期  ●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感性话语形式》,《马列文论研究》第15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  著作  ● 《莫扎特传》(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 《天籁与心灵的回声——音乐艺术审美论》(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  ● 《文学艺术与审美》(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4)  ● 《审美人格的批判与建构——康德审美人类学思想研究》(专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  ● 《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 《艺术导论》(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99-213)  ● 《神圣而朴素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研究》(合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12)  ● 《美学常识》,编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1)  主持课题  ● 校教材立项建设项目(主持):“西方文史教程”  ● 校教育教学软件立项建设项目(主持):“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与应用”(2004、9)  ●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主持):“黑衣壮审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2004、10)  ●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排名第二)”(10万元)主持人:梁振南  休闲的美学视界(批准号:09XZX012)  ●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强桂社会服务行动工程”2011年度第一期项目“桂林市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1.2万元,FW2011001.(2011.2-2011.8)(主持)  获奖  ● 《现代美学原理》(合著):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文艺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实践”(参与):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 “全球化与先进文化的发展”:校学习十大精神优秀论文三等奖。  ●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参与):“中文学科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模式和途经的探索”广西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2004)  ● 《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 廖国伟
  • 廖国伟,男,汉族,广西桂林人。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进修美术史论专业。1986-1995年就职于社会科学家杂志社,任副主编。1995-2009年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讲授的课程:美学、文学概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术史。研究方向:美学、艺术文化学。  廖国伟教授2000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代表作:  ●《艺术哲学初步》(专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艺术与审美的文化阐释》(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论文代表作:  ●《从桂林山水看自然美的文化价值》,《文艺争鸣》2008年11期。  ●《钟嵘<诗品>及其在美学史上的意义》,《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神生安定”与“任其性命之情”----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二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中国哲学》2007年第2期全文复印。  ●《原始心理与农耕心理经验的折射----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文化阐释》,《东方丛刊》2007年第4期。  ●《自然美的文化价值》,《多维视野中的旅游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版。  ●《试论社会转型对生活方式和心理经验的影响》,《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4期。  ●《大众文化的情感指向与特征》,《东方丛刊》2001年第3期。  ●《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阴柔倾向》,《开放时代》1999年第9期。  ●《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听觉意象》,《东岳论丛》1999年第6期。  ●《审美需要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收入2002年《中国美学年鉴》“年度重要成果”论文摘要。  获奖:  ●《艺术哲学初步》,2004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三等奖。
  • 单小曦
  • 单小曦,男,1971年4月生,汉族,吉林长岭人。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院,获文艺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入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2010年度广西高校优秀教师支助计划人选。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人事部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广西社科基金项目1项,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项;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其他省厅级奖项共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重要报纸理论版文章2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艺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美术》等转载或摘编。  专著: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论文代表作:  ●《纸媒文学·数字文学·文艺学边界》(独著),《中州学刊》2010年2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29日摘编,《文艺理论》2010年10期转载  ●《“反本质主义”之后的文学本质论反思》(独著),《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4期  ●《新媒介生产: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独著),《文艺报·理论版》2010年5月17日3版  ●《从民族历史叙事到家族文化反思》《文艺报·理论版》2010年4月9日第5版  ●《论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建构》(独著),《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1期,《新华文摘》2009年10期摘编,《文艺理论》2009年8期转载  ●《中国村民自治的多声部史诗》(独著),《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25日8版  ●《从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跨越与探寻》(独著),《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2期  ●《三重叙事情境中的家族文化思考》(独著),《南方文坛》2009年11期  ●《<广西文学>对广西文学生产的参与》(独著),《文艺争鸣》2008年11期  ●《现代传媒的文学本体性地位》(独著)《文艺报·理论版》2008年12月6日3版  ●《大文学文本中的草根民主启示录》(独著),《南方文坛》2008年3期  ●《文学活动范式的两次革命——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理论范式研究之一》(独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  ●《自主性文学场形成的传媒学考察》(独著),《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3期转载,《文艺理论》2008年3期转载  ●《现代传媒:文学活动的第五要素》(独著),《文艺报·理论版》2007年3月29日3版  ●《关系性思维·历史主义·场域理论——谈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独著),《东方丛刊》2007年4期,《文艺理论》2008年4期转载  ●《声像符号挑战与新闻话语染指》(独著),《文艺争鸣》2007年7期  ●《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的审美历史发生理论反思》(独著),《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2期  ●《从符号生产到道德规约:拟态环境建构的主体要素》(二作者),《新闻知识》2007年10期  ●《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独著),《文艺争鸣》2006年4期  ●《“新实践美学”的现代性批判》(独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期  ●《<娜拉走后怎样或社会支柱>的女权思想解读》(独著),《戏剧文学》2006年12期  ●《王国维早期审美主义思想——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肇始》(独著),《社会科学家》2005年6 期  ●《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哲学基础之争及其局限》(独著),《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4期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独著),《文学争鸣》2003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2期转载,《文艺理论》2003年第4期转载;  ●《在“叠加”中毁灭——电视剧<桔子红了>的悲剧分析》(独著),《文艺报·理论版》2002年4月4日4版  ●《西方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之路与学理反思》(独著),《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中国当代文学存在方式研究之反思》(独著),《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文论教材建设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关于中国高校文学理论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思考之一》(独著),《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从再度创造到审美实现——谈文学传播与接受环节中的文学价值生成》(独著),《鲁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论古代传媒对“前自主性文学场”的影响》(一作者),《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以多声部话语方式介入中国基层民主生活——评王布衣的作品<震惊世界的广西农民>》(独著),《广西文学》2007年7期  ●《“世界-作家-作品”的动态存在:西方文论关于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的理论范式之一》(独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文学信息生产的历史发生与现实生成》(独著),《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独著),《世界文学评论》第2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  ●《对后实践美学的反思》(二作者),《中国美学》(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版  ●《庄子美学中的审美活动论》(一作者),《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理论立足点》(独著),《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1期  ●《在圣人脸上贴金——中国当代儒家研究批判》(独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体系与视点的焦虑——评目前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独著),《松辽学刊》2001年2期  主持课题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当代数字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研究”,10万,2010-2013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艺术生产力的多维构成与动态建构”, 5万,2009-2012年  ●人事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6批)项目“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中的媒介生产论研究”,3万,2009-2011年  ●广西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广西文学生产与传媒的关系研究”, 1.8万,2006-2009年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当代新媒介文学生产方式研究”, 0.75万,2010-2012年 。  获奖  ●《论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建构》,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单独,2010年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 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单独,2004年  ●《外国文学史多媒体教学课件》,江西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评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  ●《课例“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第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大赛优秀奖,排名第一,2008年
  • 袁愈宗
  • 袁愈宗,男,1974年生,湖南新化人。1993年中师毕业后,在乡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7年。2000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入山东师范大学师从李衍柱先生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以论文《王夫之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通过答辩,获文学博士学位。旋即受聘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美学教研室任专职教师,现为该院副教授,校青年骨干教师,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本科生讲授课程主要有《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美学》等,为研究生讲授《先秦美学思想》。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多篇。  袁愈宗副教授2000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  ● 《王夫之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博士论文,2006年。  ● 《艺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  ● 《从诗广传看王夫之的诗情观》,《船山学刊》,2005年第2期。  ● 《聊斋志异对“人神恋”型故事的继承与创新》,《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2期。  ● 《志于道——论孔子之“志”》,《学术论坛》,2005年第8期。  ● 《王夫之“诗言志”论辨析》,《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 《王夫之诗学研究综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 《王夫之诗广传成书年代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 《论诗广传的思想内容》,《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 《内圣境界与诗学理想:王夫之文论思想核心概念“诚”新解》,《东方丛刊》2010年第1期。  ● 《神理凑合,自然恰得——王夫之“情景”论新解》,《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 聂春华
  • 聂春华,男,1978年4月生,汉族,广东韶关人。2003年7月毕业于汕头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和文艺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0年7月调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为文艺学专业硕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美学,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论文:  ● 《审美境界论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  ● 《纬书与汉代美学》,《学术论坛》2009年第9期。  ● 《意义的自由度与同一性——董仲舒哲学中的经典和诠释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 《董仲舒音乐美学思想探析》,《船山学刊》2008年第1期。  ● 《政治礼度下的审美诉求——论董仲舒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理论月刊》2007年第10期。  ● 《诗意空间的权力经纬——布迪厄场域理论在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的运用》,《暨南学报》2007年第3期。  ● 《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审美范式——从阿诺德·柏林特出发》,《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 《场地、记忆与社会区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空间分析》,收入《环境美学前沿》(第一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 《秦汉明堂建制及其美学精神》,收入《本体与诠释(第六辑)——美学研究与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 陈小燕
  • 陈小燕,广西贺州人,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90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获研究生学历;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至7月赴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进行学术合作与交流。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及语言接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  近5年来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参加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其它省部级或校级项目多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合著2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0)、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08)、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6)。  主讲课程  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语音学、汉语方言研究方法论等。
  • 樊中元
  • 樊中元,男,汉族,1965年9月生,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6月毕业于江西吉安师范专科;1988年9月至1992年8月在中学任教;1995年6月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7月至今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2003年6月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韩国顺天国立大学任教。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 白云
  • 白云,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桂林市第三届政协委员。1965年11月生于柳州,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8月至1996年8月在桂林市环球旅行社工作,1993年晋升为翻译;1999年6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至今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原中文系)任教,2000年12月转为讲师,2002年6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5月至2004年7月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2003 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月12月晋升为教授。主讲课程:古代汉语、汉语语音学、现代语言学、广韵研究等。
  • 皇伟林
  • 皇伟林,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任教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1997年单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庄重文文学奖,1999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市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桂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  教学情况:  讲授课程:  1.中国当代文学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2.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本科选修课,研究生专业课;  3.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本科选修课,研究生专业课;  4.地域文化与当代文学:本科选修课,研究生专业课  教学获奖  1.广西师范大学教学能手  2.广西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3.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书育人标兵  学术研究  立项课题:  1、《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国家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2001年),主持;  2、《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重要作家群的崛起及意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主要参加;  3、《广西文学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年),主要参加;  4、《大众传媒中的文艺问题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1998年)重点课题,主持;  5、《90年代以来广西文学文学的成就、特点与走势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001年 主持;  6、广西小说家群落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2006年),主持。  学术论文:  (以下刊物均为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刊物)  1、《张中行记人散文论》,《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7期;  2、《论〈棋王〉》,《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3、《“拨开他们像荒草一样的文字”》,《文艺争鸣》2008年第8期;  4、《论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三种形态》,《南方文坛》2001年第6期,此文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转载,《光明日报》2002年1月30日摘要,并于200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论晚生代》,  5、《人性的理解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的三种类型》,《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6、《论现代主义的人及其小说人物形象》,《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现代主义是从现实主义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华文摘》2006年第18期,161页;  7、《论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机遇》,《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8、《一曲王国末日的挽歌》,《山花》2005年第12期  9、《透视人情人性残缺重建家庭伦理语言》,《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10、《“身份焦虑”与“浑身是戏”》,《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1、《从自然到社会》,《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2、《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  13、《从理性、神性到文化身体——论三种文学形态的人学观》,《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  14、《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南方文坛》2007年第5期;  15、《潜入民族文化深水区探究文学多样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16、《“飞起来了”以后》,《南方文坛》2010年第2期  17、《有难度的批评》,《文艺争鸣》2010年4月号;  18、《论壮族作家冯艺的文学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9、《对身份的现代主义追问》,《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0、《身体幻想的后现代书写》,《山花》2007年第10期  出版专著:  1、《孔子的魅力》(独著),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台湾宇河文化出版社1995年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香港三联书店2008年出版;  2、《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独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人:小说的聚焦——论新时期三种小说形态中的人》(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4、《桂海论列》(独著),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  5、《转型的解读》(独著),接力出版社1996年出版;  6、《文学三维》(独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7、《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8、《文学桂军论》(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9、《中国县域旅游典范:阳朔现象》(第一作者),漓江出版社2007年出版;  10、《桂林文化城作家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11.《从雁山园到独秀峰——独秀作家群研究》(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12.《大学里的作家梦——独秀作家群访谈录》(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转型的解读》,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作协、中国国家民委颁发,1999年;  2.《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颁发,2006年;  3.第八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基金会颁发,1995年;  4.《论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三种形态》,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文联颁发,2003年;  5.区人事厅、区文联记二等功,2006年。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育才路15号
  • 电话:
    %u0030%u0037%u0037%u0033-%u0035%u0038%u0033%u0033%u0036%u0033%u0030/%u0035%u0038%u0033%u0038%u0032%u0032%u0031
  • 邮编:
    541004
相关推荐
新疆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兰州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兰州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贵阳中医学院师资好不好,贵阳中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新疆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伊犁师范学院师资好不好,伊犁师范学院师资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师资好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